故宮131件文物捷克國家博物館亮相 翠玉白菜訪歐首度跟「主人」同框
2025-09-12 / 新聞時事
翠玉娘娘歐洲亮相囉!「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」特展布拉格時間11日晚上7時開幕,翠玉白菜、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等131件故宮國寶文物,於逾200年歷史的捷克國家博物館優雅登場。有趣的是,過往總是單獨出場的翠玉白菜,在捷克卻被配上光緒皇瑾妃娘娘的照片。根據故宮耆老那志良的推測,翠玉白菜可能是瑾妃的嫁妝,但因無法證實,故宮從未讓白菜跟「主人」一起展出。此次捷克特展首度搭配瑾妃娘娘一起出場,讓翠玉白菜更增添「人」味與故事性。
本次展覽「以文物說故事」作為策展理念,精選131組件珍貴文物,並搭配數位展件共同呈現。展覽分為十大主題,單元主題涵蓋「家喻戶曉的翠玉白菜」、「皇室的微型收藏」、「透光古鏡」、「赤壁懷古」、「文人的日常生活」、「清明盛世下的庶民」、「宮廷藝術中的貓」、「異獸獻祥瑞」、「東方的神鬼傳奇」以及「鯉魚躍龍門」,交織故宮文物的精彩故事,引領歐洲觀眾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。
捷克國家博物總館長盧卡其表示,這是翠玉白菜第一次來捷克,她在故宮的名氣與歐洲羅浮宮的蒙娜麗莎一樣著名。11日的開幕僅限於貴賓與媒體參加,展覽大門一打開,大批慕名翠玉白菜的白菜迷便來到翠玉白菜的展櫃前。和台北的翠玉白菜展櫃相較,捷克國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的展櫃更加氣派與簡約,若有似無的燈光投射在翠玉白菜身上,籠罩著神祕的光芒。
令人眼睛一亮的是,翠玉白菜展櫃後方的牆上展出瑾妃的黑白照片。底下文字描述,翠玉白菜原本被保管在北京故宮的妃子文瑾(即瑾妃)宮中。文瑾1889年入宮,是光緒皇帝的妃嬪之一。光緒帝過世後,瑾妃晉升為太后,並成為末代皇帝溥儀的養母之一。溥儀退位後,瑾妃成為宮中地位最高的女性。
翠玉白菜的成名,故宮耆老那志良是主要推手。1928年,那志良從庫房中提出白菜,把它放到玉器陳列室展出,猶如百姓飯桌上尋常食材的白菜,從此成為大家印象深刻的一件展品。那志良說起翠玉白菜,表示自己記得,翠玉白菜原本陳設於瑾妃居住的永和宮。因為白菜象徵「清白」」,其上雕有蝗蟲(或稱螽斯)和蟈蟈,以寄託多子多孫的期望,翠玉白菜因此被認為是瑾妃的嫁妝。
瑾妃的妹妹是珍妃,姊妹一起進宮。珍妃成為光緒皇帝的最愛,瑾妃卻不受寵。然而瑾妃並未成為傳統清宮劇中的深宮怨婦,反而力爭上游成為清宮最有權勢的女人,更以「翠玉白菜可能的主人」名留青史。翠玉白菜不僅造型「接地氣」,背後更有這麼一段動人的故事,憑藉話題性成為故宮最夯的人氣國寶。
然而,翠玉白菜曾放在瑾妃宮中只是那志良的「回憶」,並無明確的史料佐證白菜是瑾妃的嫁妝。因此歷年故宮展出翠玉白菜時,從未讓瑾妃的照片和翠玉白菜一起同框。此次捷克展讓翠玉白菜和「可能的主人」一起展出是創舉,反映歐洲人看文物更重視故事與人味。
轉自此處
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是南韓5倍 韓媒震驚:進入「非常緊急狀態」
2025-09-11 / 新聞時事
據南韓媒體9日報導,今年台灣GDP成長率預計達到4.5%,南韓則預計達到0.9%,兩國差距達5倍,南韓已進入「非常緊急狀態」,分析指出,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支援方面,幾乎不存在朝野分歧,且南韓從去年底開始,經歷戒嚴、彈劾等風波,國內政治相當不穩定,也是一大原因。
據《韓國經濟》報導,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,台灣向來與南韓處於競爭關係,今年台灣GDP成長率預計達到4.5%,主因包括人工智慧(AI)半導體的需求大幅增加,帶動超乎預期的出口增幅,上個月台灣的出口額高達584.9億美元(約1.7兆元台幣),創下歷史新高,也是首次超越南韓的單月出口額(584億美元)。
報導指出,南韓的出口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.3%,創下歷史新高,但仍無法追上台灣的增長速度。南韓今年預計經濟成長率僅0.9%,與台灣差距達5倍,兩國都是以半導體產業為主力,成長率卻出現巨大差距,主因在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支援政策發揮效果。
報導提到,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支援方面,幾乎不存在朝野分歧,2017年修正的勞動基準法,調高加班時數上限,2023年通過的「晶片法案」(意指《產業創新條例》修正案),讓半導體業者研發費用的25%,能抵減年度營所稅。
相較之下,南韓政府曾一度想將半導體產業,列為工時上限的例外,卻始終未能成功推動。李在明政府近日推動的《商法》修正案與《黃色信封法》,則進一步對企業營運造成限制。
《韓國經濟》的標題直接寫道:「被台灣超越的震撼預測…受限於管制的韓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」,內文則以「奔跑的韓國之上,還有飛翔的台灣」,來形容兩國的成長差距。
韓國國際通商學會會長許正(허정,音譯)分析:「台灣比韓國更快,向美國供應AI半導體,並在封裝等先進技術方面獲得認可,導致需求集中,美國對台灣半導體的信任,影響了整個供應鏈。」
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院長張相植(장상식,音譯)認為:「韓國專注在記憶體領域,但台灣在晶圓代工、封裝、設計等廣泛領域,建立價值鏈,在AI時代佔據更穩固的位置。」
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院長張相植(장상식,音譯)認為:「韓國專注在記憶體領域,但台灣在晶圓代工、封裝、設計等廣泛領域,建立價值鏈,在AI時代佔據更穩固的位置。」
報導強調,政治環境也是重要因素,南韓自去年底陷入戒嚴、彈劾、總統大選等政治不穩定的局面,導致國內消費低迷,連續5季陷入0%左右的低經濟成長率。
韓媒報導也提醒,台灣過於依賴半導體及資通訊(ICT)產業,如果不進行結構改革,一旦AI熱潮消退,經濟成長也會熄火,一名南韓政府相關人士說道:「如果不進行年金、勞動、教育等領域的大膽變革,經濟難以再度起飛,台灣與韓國都面臨相同困境。」
轉自此處
中年發福、三高剋星!研究曝「1水果」是終極解方:防糖尿病、護肝
2025-09-10 / 新聞時事
中年發福、血糖血壓開始不穩,營養師薛曉晶表示,本月(9月)的研究發現,藍莓可以守護代謝健康,因為它內含的多酚等抗氧化物可以保護心血管、維護代謝功能、調解腸道健康,進而預防心梗、中風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保護肝臟與腸道等器官。
薛曉晶在其臉書表示,9月份最新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》的研究指出「藍莓多酚療法」,藍莓不只是水果,更是代謝健康的超級英雄。隨著年齡增長,許多人開始面臨腰圍失控、血壓、血糖亮紅燈的「中年三高」困擾,這些背後都隱藏著無聲的殺手「代謝症候群」。
她表示,全球約1/4的成人受代謝症候群影響,肥胖、血脂異常、胰島素阻抗與高血壓常結伴而來,大幅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然而,藍莓不僅口感清爽,更富含珍貴的「花青素」與「多酚」,能透過抗氧化、抗發炎、調節腸道菌這3大機制來改善血糖、血脂與血壓。
薛曉晶並說明,科學實證指出,藍莓改善代謝症候群的強大潛力。
1. 血管與心臟的守護者:《Food Function》2014年的研究指出,單次攝取300克藍莓,即可抵消抽菸對血壓及血管功能造成的損害,展現即時的血管保護效果。
2. 糖尿病與血脂的剋星: 2025年9最新的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》回顧研究更顯示,每天持續攝取150克新鮮藍莓長達6個月,能有效改善內皮功能、降低動脈僵硬度,預估可降低12~15%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3. 腸道健康的調節者:《J Agric Food Chem》(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)2023年的動物實驗發現,藍莓中的花青素能調整腸道菌群生態,進而提升胰島素敏感性,有效減少脂肪堆積。
至於正確吃藍莓的方法,薛曉晶說明如下:
• 最佳型態:全果連皮最優(果皮是多酚的寶庫),凍乾粉次之,低糖飲品與果醬效益最低。
• 成熟度:選擇成熟度更高的藍莓,花青素含量更豐富。
• 日常攝取:藍莓葉雖多酚含量更高,但主要以萃取品形式存在,日常飲食仍建議以果實為主。
轉自此處
NBA》詹皇在陸官媒人民日報撰文 聯盟史上首見
2025-09-09 / 新聞時事
湖人球星詹姆斯(LeBron James)即將開啟職業生涯第23個球季,他8日透過記者在中國大陸官媒《人民日報》發表文章,感謝大陸球迷對他20餘年的支持。大陸是NBA海外最大的市場,這是詹姆斯職業生涯第15次訪陸,同時是首位在《人民日報》刊載文章的NBA球員。
「每次來到這裡,我和家人都受到熱烈歡迎。中國朋友們的熱情友善讓我深受感動,我能做的,就是在每一場比賽中全力以赴,向大家表達感謝。」
2019年,時任火箭總管的莫瑞(Daryl Morey)在推文評論香港示威事件而炸鍋,引發NBA在大陸的轉播與商業危機。詹姆斯當時出來譴責莫瑞,讓一些球迷很不諒解,嘲諷他是「中國詹」(LeChina)。大陸官媒央視封殺NBA賽事超過兩年,不過整體來說民間並未積極抵制,近年官方逐步緩解了與NBA的矛盾。
轉自此處
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!今7縣市高溫特報 明起水氣漸減少
2025-09-08 / 新聞時事
氣象署表示,今天(8日)南部、花東地區不定時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,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,花蓮縣大雨特報,各地高溫普遍為攝氏32至35度,7縣市高溫特報,明天天氣如何?氣象署指出,明天到周三(9日到10日)水氣漸減少,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,僅台東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零星短暫陣雨,午後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。
目前太平洋地區有一個輕度颱風塔巴,清晨2時中心位於鵝鑾鼻西方820公里之處,預測未來向北北西轉西北進行朝廣東一帶前進,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。
對流雲系發展旺盛,易有短延時強降雨,花蓮縣已有豪雨發生,今日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,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,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。
各地天氣高溫炎熱,今日白天台北市、新北市、彰化縣、雲林縣、高雄市、屏東縣為橙色燈號,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,請加強注意。台南市為黃色燈號,請注意。
風力偏強,今日上午至明日晚上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(黃色燈號),請注意。
今天(8日)仍受南方雲系北移影響,南部、花東地區不定時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,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,各地要留意局部大雨及強降雨所伴隨的雷擊、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,外出建議攜帶雨具備用;氣溫方面,各地高溫普遍為32至35度,其中在大台北及中南部地區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,沒下雨時感受較悶熱,外出活動請多補充水分。
氣象署在臉書預報,明天起太平洋高壓漸增強,水氣漸減少,多雲到晴高溫炎熱。明天到周三(9日到10日)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,水氣漸減少,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,僅台東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零星短暫陣雨,午後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,明天午後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。
周四到周日(11日到14日)天氣穩定,各地為多雲到晴,午後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。
明天到周日氣溫預測為台灣低溫25~28度;西半部高溫33~35度,東半部高溫31~33度。
轉自此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