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廣融天然綜合堅果 廣融天然綜合堅果

    香蕉顏色有學問! 減重選偏綠、黃褐最抗氧

    2022-10-27 / 新聞時事

    香蕉除了營養豐富,吃起來也很方便,但要如何選擇呢?營養師高敏敏揭密香蕉挑選技巧,其實香蕉可分為7個色階,不同顏色的香蕉,營養價值也不同,像綠香蕉升糖指數較低,適合血糖不穩的族群,至於全黃帶褐斑的香蕉,熱量最低、抗氧化能力較好。

    香蕉分7色階 黃色助排便消化

    營養師整理分析,把香蕉從最綠到變黃,一共分為7個色階,綠香蕉抗性澱粉最多、纖維較高,吃完會比較有飽足感,至於想要有助於消化的族群,可挑選黃澄澄的香蕉,助排便、好消化,甜度也剛好,而比較熟成長出褐色斑點的香蕉,反而熱量最低,抗氧化能力較好。

    而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指出,「擔心血糖值上升的民眾,會建議可以選綠剛轉黃的香蕉,運動的民眾則需要快速補充肝醣,會建議選擇比較黃的香蕉」。

    香蕉富含多種營養素 包保鮮膜冷藏延長保存

    不論香蕉表皮是什麼顏色,都富含鉀離子可幫助調整血壓,還有豐富的色胺酸跟礦物質鎂,能改善大腦壓力、穩定神經,營養師也建議,熟成香蕉可用保鮮膜包覆,放在冰箱蔬果層保存,最好在2天內吃完,才能保有最佳風味。

    轉自此處

    觀看更多

    配角食材八角,能促進消化、祛風散寒,「1族群」特別適合食用

    2022-10-26 / 新聞時事

    本文摘自<常春月刊>

    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,烹飪過程中聞到的香氣就是來自茴香油揮發後的茴香醛,像是遠遠就聞到飄著淡淡甘甜香味茶葉蛋、紅燒牛肉麵、滷肉飯等,幾乎都是八角濃郁的香氣所貢獻。

    刺激胃腸神經血管,促進消化液的分泌

    在中醫學使用上,八角可刺激胃腸神經血管,促進消化液的分泌,具有增加腸胃蠕動的功能,對於食慾不振的人,加入些許八角,有提升食慾的功能。此外,八角也可溫腎暖肝、散寒止痛,對於受風寒、腎虛腰痛的患者,也可適量使用。

    在調味料的使用上,八角很常使用在滷汁的調味裡,因具有獨特的香氣,除了增加食物本身的風味外,也有促進食慾的功能,特別適合使用在需去腥的食材上,像是在烹飪魚或牛肉時,加顆八角,除了去腥外,更可凸顯肉香。

    銀髮族取代重鹹口味

    特別提醒的是,有些腎臟病、高血壓等不能攝取過多鹽分的病患,本身又喜歡吃重鹹,就很適合在食物中添加八角、檸檬或花椒等天然的食材香氣提味,可增加食物本身的味道;尤其是老人家,因為年紀大了,味覺、嗅覺慢慢退化,所以,常看到很多老人家會越吃越鹹,這時也很適合在食物中添加適量八角,避免他們吃太重口味。

    轉自此處

    觀看更多

    真的失智怎麼辦?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?

    2022-10-25 / 新聞時事

    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張慈恩報導】台灣是高齡化社會的國家,隨著人口老化,身體器官也會跟著老化,尤其當家中長輩開始出現忘記關瓦斯、講過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,甚至是重複吃藥,等記憶力退化的表現時,這很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,若有疑似症狀該如何是好?

    就醫診斷

    首先,先安排長輩到神經內科或身心科,進行失智症的評估及鑑定,透過腦部電腦斷層、抽血及心理認知測驗,了解腦部目前的退化程度及排除假性失智的因素。

    安排『非藥物治療』的活動

    全國各縣市衛生局積極佈建社區失智據點,服務極輕度及輕度失智的長輩,透過每天到據點參與認知延緩失能課程,例如園藝手做、懷舊治療、健口操、記憶訓練,透過固定作息與課程引導,刺激長輩的五感,減緩大腦退化速度。

    或者,有些長輩習慣到文化健康站或巷弄長照站等其他活動場域,只要長者願意走出家門,都是值得被鼓勵與支持。

    長照服務

    許多失智長輩會開始合併失能的症狀,忘記或抗拒洗澡、煮飯忘記關瓦斯、藥物重複吃或忘記吃,這些生活自理都需要他人的協助,例如身體清潔、餐食照顧、到府督促藥物等等服務,聯繫長照服務專線1966,由居住地的衛生所會派長照專員到府評估,討論長輩目前適合使用的服務與額度。

    日間照顧

    中度失智長輩非常適合到日間照顧中心,白天由失智照顧團隊陪伴長者,透過規律的時間作息與課程安排,其中包含藥物督促及餐食準備,讓家屬可以有喘息的時間,更能讓有工作的家屬可以安心上班,長輩每天固定上下課,猶如『長者托兒所』,長輩可以返家睡覺,也減少住安養機構的遺棄感。

    指紋捺印、失智手鍊、GPS

    針對容易走失的長輩,並非限制長者出門,而是幫長者配置防走失設備,例如配配戴內建GPS手錶,連結家屬的手機APP,可以知道長輩的路線,另外,也可到警察局申請長輩指紋捺印,當長者走失時,又無法說出自己的個人資料時,透過指紋辨識,才有機會找到家屬。

    失智家屬支持團體

    照顧失智長輩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過程,家屬是非常需要支持、傾聽與幫助,藉由同為失智家屬的經驗分享,可以讓家屬的情緒得到釋放與安慰,可與長輩住居所附近失智共照中心及社區失智據點聯繫,各個社區失智據點每年都有開辦數場家屬支持團體。

    失智症是一個需要全人全方位照顧的疾病,並非單一資源可以協助,若是能多方資源的介入,是可以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及提升照顧品質,即使長輩罹患失智症仍然可以有尊嚴及高品質的邁向最後一哩路。

    (文章來源: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 林家慧社會工作師)

    轉自此處

    觀看更多

    減肥「飯後1動作」恐害食道癌上身! 專家警告:初期毫無自覺症狀

    2022-10-24 / 新聞時事

    30多歲王小姐因為吞嚥困難,進食時總有異物感,到院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為早期食道癌,但因食道癌常被喻為老男人癌症,醫師追問飲食習慣下,才發現她是1名酒促小姐,為了業績,每天平均喝上20多瓶啤酒。

    致癌因子要小心 9成食道癌患者為男性

    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、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,108年2833人罹患食道癌、110年2030人死於食道癌,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,好發於50至70歲,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、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。

    國內食道癌權威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表示,食道癌致癌因子為抽菸、飲酒、嚼檳榔、含亞硝胺食物(如醃漬、煙燻食物)、常吃過熱的食物、食道曾受腐蝕傷害、吞嚥功能疾病、胃食道逆流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。

    陳志毅說,其中以抽菸、飲酒、嚼檳榔等致癌風險最高,要是同時擁有三者不良習慣,則致癌風險將是一般人的百倍之多,但如果為單一因素,只是長期抽菸或喝酒,也可能導致罹癌。

    該名酒促小姐就是典型個案,大學畢業後就擔任酒促小姐,在各大餐廳、快炒店販售啤酒,為了拉高業績,當然必須陪著喝酒,平均每天必須喝上20多瓶,擔心發胖,又有催吐習慣,長期下來,食道黏膜遭受刺激、破壞,以致癌化。

    預防食道癌 3大建議要遵守 民眾如何遠離食道癌威脅?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提出3大建議:

    1.避免食用過燙食物: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,只要覺得食物燙口,就可能傷害到食道。民眾進食時,應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。

    2.減少含亞硝胺食物,及時戒除菸、酒、檳榔: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,煙燻、燒烤、醃漬、加工肉品等食物,均會提高罹患食道癌風險,應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。

    3.如有異狀,儘速就醫:食道癌症狀為吞嚥困難、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,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、火燒心、聲音沙啞、胸後痛、體重減輕、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。

    陳志毅強調,初期食道癌並無明顯症狀,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,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時,應提高警覺,及時就醫檢查,把握治療黃金期。

    轉自此處

    觀看更多

    大便有血、變細!7大症狀要小心 營養師示警:大腸癌前兆

    2022-10-23 / 新聞時事

    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,台灣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,死亡率高居第3名,而大腸癌發生前期又和痔瘡相似,導致不少人錯失治療時機。營養師李婉萍就列舉7種可能是大腸癌初期的狀況,提醒民眾注意!

    李婉萍營養師時常在臉書上分享健康小知識,日前她曾分享一篇關於大腸癌的貼文,其中提到,每年罹患大腸癌的人數都在攀升,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,不過如果發現得早,存活率還是相當有希望,並列出初期常見的七大症狀,包含:

    1.大便中含血和黏液,而這症狀常常因為是痔瘡而忽略

    2.排便習慣改變:出現便秘或腹瀉的症狀,或是兩種狀況交替發生。

    3.大便型態的改變:糞便變得「細小」。

    4.長期腹部不適:症狀包含痙攣、脹氣或疼痛

    5.常有便意感,但排便時總是覺得排不乾淨。

    6.貧血、虛弱或疲勞

    7.體重莫名減輕

    衛服部國民健康署先前就提醒,大腸癌發生和個人生活型態、遺傳有密切關係,由於大腸直腸癌早期常無症狀,隨著病情的進展愈發嚴重,等到民眾發現有異常時,常為時已晚,所以要屏除「有症狀再檢查」的想法,50-74歲民眾可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。

    衛服部大腸癌篩檢簡介:https://reurl.cc/1mr5RY

    轉自此處

    觀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