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8萬國人吃止痛藥 排名健保用藥第一
2024-06-24 / 新聞時事
衛福部健保署統計,一一二年健保給付藥費二四三一億元,使用人數最多的藥物是成分為乙醯氨酚的止痛藥,使用人數達八九八萬人,排名第一;藥物用量排名第一則為糖尿病用藥,高達六點四億錠;癌症用藥以治療肺癌、乳癌等藥物為主。醫師指出,隨著高齡人口增加、民眾久坐、姿勢錯誤及運動量不足,「疼痛人口」增加,導致止痛藥使用人數排名第一。
去年健保藥物使用人數最多前十名,除了第一名的乙醯氨酚成分止痛藥,也有其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上榜,包括diclofenac、ibuprofen,還有止咳藥,如甘草止咳水、用來稀釋呼吸道分泌物的愛克痰、治療胃酸過多的famotidine、生理食鹽水輸液等。
使用量最多藥品多為三高、幫助排便用藥,如第一名為主成分「metformin」的糖尿病治療藥物,一一二年共使用六點四億錠,以及含「senna glycosides」成分的促進排便藥物,使用量達三點六億錠。治療胃酸過多的famotidine用量同列第二,使用人數排名第四;其餘還包括脈優、立普妥、冠脂妥等降血壓、血脂用藥。
健保給付藥費也逐年增加,一一二年藥費支出達二四三一億元,占健保總額百分之廿七點三五,相較於去年的二三一七億元,增加一一四億元,也是近五年首度增加金額破百億元。
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,去年新藥給付二三五億元,占總申報藥費約一成,顯示近年來為照顧患者,增加新藥給付的腳步。
另就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治療三高藥品用量分析,糖尿病藥品給付從一○八年的一五七點六億元,至一一二年增為二○三點八億元,增達三成,增加幅度最高。
張惠萍指出,除糖尿病患者數上升,新劑型藥品推出也是造成藥費增加的原因之一。
高血脂藥品給付金額五年來增加一成三;高血壓藥品金額略降,則可能受藥價調整影響。
國人癌症用藥方面,近五年排名前三名用藥分別是治療肺癌的泰格莎、乳癌用藥賀癌平,以及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、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基利克。
張惠萍說,癌症藥品申報排名前十名,仍是以國人十大癌症為主,依一一二年癌藥申報金額為三九四億元,癌症人數為八十八萬人,平均每位癌症病人使用健保癌藥藥費約為四點四萬元。
針對消炎止痛藥用量增加,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,現在新冠病毒等活躍時,民眾應戴口罩、勤洗手,以防病毒感染,降低感冒用藥及就醫機會;「醫療屬於個人責任」,面對疾病除藥物治療外,還要改變飲食、運動等生活習慣,才能真正保持健康。
轉自此處
中暑比熱衰竭更致命?破解熱傷害常見迷思!急救NG行為有哪些?意想不到的高危險群?
2024-06-21 / 新聞時事
熱傷害為什麼會發生?
人體會藉由傳導、對流、輻射、蒸發等方式維持體溫,而在炎熱的夏季時節,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就是人體最常見的散熱方式。但當外在溫度或濕度過高時,體內的熱能不易散播出去,就容易因為體液流失過度、體溫調節異常,進而引起熱傷害。
延伸閱讀》夏天來了!當心熱傷害 嚴重恐致死
熱傷害的種類有哪些?哪一個最致命?
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可分為熱痙攣、熱暈厥、熱衰竭及中暑四種。顛覆大家想像的是,聽起來很嚴重的熱痙攣、熱暈厥,其實程度相對輕微,其次是熱衰竭,屬於中度,最嚴重、最致命的,反而是最常聽見的中暑。
熱痙攣
成因:當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活動,導致汗液過度流失或補充過多水分時,可能就會因為體內鈉、鉀離子等電解質濃度偏低,使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縮。
症狀:因肌肉收縮造成疼痛、抽筋、痙攣等現象,一般症狀約會持續1到3分鐘,常發生於大腿、小腿等部位,嚴重的話可能影響到腹壁肌肉。
熱暈厥
成因:在炎熱的環境下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時,身體為了幫助散熱,皮膚血管會擴張,並讓血液在體內重新分配。此時回流不順的血液,就容易跑到周邊血管或四肢,使腦部缺乏血流。
症狀:當腦部缺乏血流時,就會造成暈厥,四肢末梢也可能出現水腫的情形,通常數周後就會自然消失。
熱衰竭
成因:在高溫的情況下,人體內水分、鹽分大量流失,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,進而導致血液循環衰竭。
症狀:當熱衰竭發生時,可能出現大量出汗、面色蒼白、全身無力、噁心,或是頭暈、頭痛、血壓降低等症狀,同時體溫也可能會上升;但不同於中暑,熱衰竭患者的體溫通常不會超過攝氏40度。
中暑
成因:當熱衰竭並未妥善治療時,就有可能惡化成四種熱傷害當中最嚴重的「中暑」。
症狀:中暑和熱衰竭同樣都會出現頭暈、嘔吐、全身無力等症狀,但最明顯的病徵是患者體溫會超過攝氏40度,並因為喪失排汗功能,導致皮膚乾燥發紅,甚至出現意識混亂、說話不清等神經異常症狀,嚴重會引發休克、心臟衰竭、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,進而導致死亡。通常中暑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30%至80%。
熱傷害該怎麼處理?
一旦出現熱傷害的徵兆,首先要將患者移至陰涼且通風處,並給予降溫。降溫方式,除了可以將過於緊繃的衣物去除,也可以讓患者的身體浸泡在冷水中,或用冷水袋敷頭頸、腋窩、大腿根部等處。
如果患者意識清醒,可以給予水分或電解質。但若出現失去知覺、噁心、嘔吐的症狀,就不宜再喝水,以免嗆到。出現熱痙攣症狀的患者,可適度將其肌肉拉長並伸展。倘若症狀無法緩解、甚至加劇,務必盡快送醫,避免錯過急救的黃金時間。
熱傷害的NG急救有哪些?
遇上熱傷害,千萬別操之過急,恐怕會帶來二度傷害。除了不能讓患者泡在過冰的冰水裡,避免導致血管過度收縮外,也切勿使用酒精、退燒藥來降溫。
酒精屬於揮發性高的液體,僅能「暫時」使表面皮膚溫度下降,實際上會導致毛細孔收縮,反而有礙身體進行後續散熱。退燒藥是針對受病菌感染發炎後產生的溫度上升反應,與熱傷害的升溫原因大不同,因此服用退燒藥對中暑患者並不會產生任何幫助。
延伸閱讀》熱中暑恐致死「6族群最危險」 2飲料別喝!身體會流失更多水分
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?
中暑最常見的可分為傳統型中暑、勞動型中暑兩類,傳統型中暑常發生在老人、小孩、慢性疾病患者等,對環境溫度、濕度缺發調節能力的族群身上。而勞動型中暑則常見於運動員、軍人、勞工、農夫等,需要在高溫環境下活動的工作者身上。
然而中研院去年公布一項數據,針對過去15年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,因中暑而掛急診的個案中,男性增加3.58倍、老人5.2倍,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,女性大增7.5倍,推估可能是因待在室內而輕忽熱傷害的可能性,捨不得開冷氣或水喝太少,導致中暑。
熱傷害要如何預防?
台灣夏季濕熱,建議盡量避免在日光直射處活動,或是在高溫密閉空間久待。若要外出,最好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的高溫時段,並穿著透氣衣物。另外,也要隨時留意自身及同行他人的狀況,勿將幼童、老人、寵物留在車內。
飲食方面,建議成人一天需要喝6至8杯240毫升的白開水,若有大量流汗,可適時補充含有電解質的溶液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飲用過多酒精或含糖飲料,反而可能使水分流失更多,適得其反。
轉自此處
受今年2月低溫影響...高雄金煌芒果產量驟減 1台斤恐破20元
2024-06-19 / 新聞時事
高雄金煌芒果今年受到2月低溫影響,整體產量不到3成,隨著產期接近,農民卻不敢接單,直呼今年可說是10年來最慘的一次,但由於產量少,根據桃源及六龜農友表示,雖然產地價尚未開盤,不過今年價格可望攀升至1台斤20元以上,應可創下近年新高。
六龜區果樹產銷21班班長蘇文龍表示,每年12月至隔年1月是芒果開花期,未料今年這段時間氣候冷熱溫差大,導致開花不到3成,2月下酸雨又將花葉打掉,能結果的少之又少,他種金煌超過40年,從原本種6公頃,已減少一半面積,今年金煌狀態可說10多年來最慘一次,至今他不敢接訂單,目前可估已慘賠上百萬元。
桃源區王姓農友說,他種植約5公頃金煌芒果,今年開花結果不到2成,擔心沒貨源給顧客,去年金煌產量多且過熟,當時盤商以每斤6元收購,呈現20年來價格最低,而今年雖然產地價未開盤,但價格應會創近年新高。
桃源區復興里謝姓農友說,他種植7分地金煌,去年套袋2萬顆,今年才套袋2000顆。農友們一致認為,今年產地價格至少每台斤超過20元。
轉自此處
台積電衝950元新天價 市值一夜暴增7500億至24.63兆
2024-06-18 / 新聞時事
台積電ADR 周一(17日)勁揚2.7%,收177.24美元。換算台股溢價達24.6%。台積電(2330)今(18)日大漲29元至950元,再度刷新歷史天價;台股強漲近300點,盤中最高來到22787點,同創新高。而台積電股價衝上950元,公司市值也一夜暴增逾7500億元,攀上24.63兆元。
台積電今開在944元,截至上午9點10分,早盤最高價來到950元,上漲29元、漲幅3.1%。台股加權指數以22690點開出,權王大漲帶領下,貢獻大盤超過200點,指數最高觸及22787點。
台積電昨晚公告,已買回庫藏股592張,總金額超過5.43億元,每股均價為917.97元。
台積電ADR相對台股溢價持續拉大,有外媒報導指出,台積電投資人一邊在台股買進台積電普通股,另一邊做空台積電ADR的套利模式,恐怕有翻車風險,可能面臨「恐慌性平倉」。
美股方面,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(Fed)官員可能發表貨幣政策相關言論,美股主要指數17日全面上漲,其中標普、那指改寫新高,分別漲0.77%、0.95%,道瓊、費半也漲0.49%、1.6%。
轉自此處
獨/央行打炒房新制上路 新版教戰守則出爐提三大配套
2024-06-17 / 新聞時事
央行第六波打炒房新制14日上路,據指出,國銀已收到央行最新版教戰守則,為釐清灰色模糊地帶和外界疑慮,央行此次特別提出三大配套,其中除了為「先買後賣」的換屋族訂定協處條款之外,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為二戶房貸開了「例外條款」,亦即,如果子女名下的第一筆房貸,是為了幫父母買房而當借款人的話,那麼子女若要為自己的房子辦理新青安來貸款,將不受到央行的「二房」限制,亦即,仍可借到8成貸款,同時新青安包括5年寬限期、利率1.775%等條件,全都可以適用。
但除了為「二房」管制開上述的善門,若是三房、豪宅的話,就沒有這種例外了。央行官員說明,在新青安房貸的適用上,之所以特別對「二房」管制有例外規定,是因為先前曾有案例,年輕的兒子因為年老的父母想要買房,但父母年紀已70歲,被銀行拒絕作為借款人,因此改由子女出面作為借款人,但房子實際上是由父母使用,並在父母的名下。
如今兒子結婚,想要有自己的房子,若因為幫父母的房子作借款人,使自己沒辦法辦新青安,對兒子也不公平,因此央行這回才特別訂定新的「例外條款」,倘若兒子或配偶名下沒有房子,即使先前已經為父母揹了一筆房貸,仍可以申請新青安,且條件不會打折扣,有寬限期、利率也可適用1.775%,否則的話,一般二戶房貸利率要2.475%(央行與銀行的『默契價』)足足比青安多了70個基點。
至於豪宅貸款,央行此次也明訂,倘若借款戶辦理新青安,不論是三房,或是豪宅戶,都必須符合央行的管制規定,不會再給上述像「二房」的例外。舉例來說,倘若35歲的大明,在新北市買了一戶5千萬的房子,由於新北市4千萬元以上,就視同「豪宅貸款」,要受到成數最高不能超過4成限制,而且不能有寬限期,此外,央行和銀行之間也有豪宅的默契價,比照「三房」利率必須從2.595%起跳。
至於貸款金額,即使大明為了5千萬的房子,辦了新青安,但除了40年期的還款期限之外,其他的條件,包括1.775%利率、5年寬限期、借款成數最高8成,實際上完全用不到。以借款成數為例,豪宅貸款,最多只能借房屋總價的4成,因此,只能借款2千萬元,若新青安這裡拿1千萬元,銀行其他房貸仍只能再給1千萬。
行庫主管則指出,儘管央行在規定上,對三房、豪宅的貸款戶能否申請新青安,回歸到銀行自行審查,但為了避免麻煩,這類申請案,行庫會以快卡到銀行法第72條之2上限、額度不夠等理由婉拒,免得到時被外界質疑豪宅貸款用新青安當破口。
除了上述的新青安申辦是否受到央行的二房、三房、豪宅等各類管制措施,央行給予明確界定之外,另外二大措施,則和「先買後賣」的換屋族協處措施,與「不溯及既往」的定義有關。
根據央行在新版的「問答集」教戰守則,央行已明文列示換屋族的配套,可透過向銀行簽下切結書的方式,保證在一年內賣掉現有房屋,在買新屋時就可不受「二房」的6成限制,成數可借到8成以上,但所謂的賣屋,是要求一年內,連同出售、完成產權移轉登記、清償債務並塗銷第一戶房貸抵押權,四大程序都要走完,而且在簽下切結書時,也要向銀行保證,屆時不會透過向其他銀行「轉貸」的方式賴皮。倘若一年後沒有賣屋,視同違約,銀行將立即收回貸款成數差額、並追溯至撥款日起來計收罰息、加收以轉貸方式規避切結事項的違約金。
對於「不溯及既往」,央行亦明確提出時限,只要是在今年6月14日之後的新申請案件,才需要用央行對第二戶房貸最高成數只能6成的規定,在此之前的申請案,成數仍能到非受限的,亦即8成的成數。
對此銀行業者認為,雖然央行以一年為期,讓換屋族去賣房,但一年內要能談妥令換屋族滿意的價格,找到新買主,仍不無變數,但現在央行已經擺明態度,換屋族也只能照著作,因為央行認為,若一直留著舊屋,就代表換屋族已不只是想換屋,而是想「持有兩間房子。」業者坦言,倘若不想趕著在一年內賣房,除非換屋族買的是非受限區的房子,否則的話,就會受到第二戶貸款最多只有6成的限制。
轉自此處